油区里有了“飞行员”
开栏的话: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报今天起开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栏目,聚焦各石化企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举措行动,展现广大干部员工迈向“十五五”、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振兴石化”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王 迪
11月3日,胜利油田油区护卫管理中心胜南护卫部,高吉荣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执行无人机巡检任务。轻点鼠标,几公里外一架搭载AI识别模块的工业无人机顺利升空,沿着预设航线奔向现河采油厂现河庄采油管理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五五”规划建议作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等战略部署。面向“十五五”,胜利油田将坚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全面谋划推进“智能油田”建设,不断推进护卫工作数智化,开启“科技护卫”新模式。
“‘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成为一名‘飞行员’,我非常自豪,第一次接触就喜欢上了这一高科技,相信我们的飞行队会越来越壮大。”作为普通护卫人员,“飞行员”是高吉荣刚获得没多久的新身份。她所在的油区护卫管理中心胜南护卫部,已经构建起“无人机指挥系统全自动智能化平台”,提供油区巡航及护卫服务,目前已建立起10多人的飞行队。
一路之隔的现河庄采油管理区,就是他们的服务对象之一。这家采油管理区定期将生产需求发送给胜南护卫部,工作人员再根据生产需求给无人机设定工作任务,涵盖生产井、管线和重点区域,以及废弃井、长停井等,每天巡航面积170平方公里,实现管理区油水井监控零死角、全覆盖。
“现在,他们的护卫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多了。”现河庄采油管理区副经理姚成辉说。以2.8公里长的页岩油外输管线巡检为例,过去人工巡检至少需要2小时,遇到沟渠、桥梁,用时和劳动强度还会增加,而无人机只需要30分钟就能轻松搞定。
胜南护卫部在现河庄采油管理区部署了10个无人机机场,分布在油区不同位置,每个机场占地不到2平方米。一天下来,10架无人机要飞80余架次。
“拥抱科技,油区管理一定会越来越好。”每次执飞前,高吉荣都会与上个班做好交接,掌握执飞情况及问题,检查无人机续航状态,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发出起飞指令。
飞行的过程中,她紧盯电脑屏幕、分析回传画面,操作回飞可疑区域。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联系生产单位进行处理,形成联动机制。任务结束后,再将拍摄照片汇总,确保问题无遗漏。
“‘十五五’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赋能行业发展、业态塑新的时期。”油区护卫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护卫工作正加快向科技护卫转变,将持续扩大胜南护卫部飞行队规模,积极拓展多旋翼无人机的实战用途,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更多领域为“云端守护”注入坚实力量。



